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六祖壇經: 一時的因緣

所有的事物

所展現的空相

原本就在那裡

原來就是這樣

並沒有什麼增減和改變


佛家的一切基礎從 "無明" 開始

但是這個 "無明"

也具有空性

也是不確定的


所以沒有絕對消除 "無明" 的方法


* * * * * * * * * * * *


所以 "緣起論"(十二因緣)

只是為痛苦眾生所設的假說

一但痛苦不再

皆可以取消


"苦, 集, 滅, 道"

皆因一時的因緣而設


沒有世間的智慧

也沒有所得

所以沒有得或不得的問題

一切都是空性的展現


所以禪宗主張:

不立文字, 明心見性, 即心成佛


* * * * * * * * * * * *


"菩提薩埵" 是菩薩的正式翻譯

菩提: 覺

薩埵: 有情眾生

菩薩就是自利利他, 幫助其他有情眾生找到真正的自己


2025.06.10
#六祖壇經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翠峰湖: IR850

當相機只對 850nm 波長以上的紅外線感光
反射紅外線的物體變得較明亮 
吸收紅外線的物體變得較黯淡

2025.06.20
#翠峰湖
#IR850

金翼白眉

金翼白眉是台灣畫眉科鳥類中,
海拔分佈最高的特有種。

2025.06.20
#金翼白眉
#翠峰湖

我推的貓貓: 可以休息的地方

可以休息的地方

2024.04.24
#天使貓貓
#我推的貓貓
 

我推的貓貓: 貴客臨門

貴客臨門

2024.04.19
#天使貓貓
#我推的貓貓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六祖壇經: 善鳴之鳥

宗教覺得哲學太言辯性

言辯不足以說清楚真理


相較於宗教因應傳教的需要而做調整

真正做到 "眾生平等" 的是儒家和道家


舍利是印度的善鳴之鳥

舍利子為釋迦牟尼的弟子

與去世火化後留下的結晶不同


舍利子為阿羅漢 

金剛經和心經都是說給阿羅漢聽的


小乘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成羅漢(自了漢)

大乘則是行菩薩道(自利利人, 自度度人)


小乘和大乘在境界上沒有高下之分

兩者的共同境界就是 "佛說"

壇經提出 "佛法不二"

認為兩者都是一樣的

都是要 "見性, 成佛"


大明咒是指心經

因為它清澈的把 "空" 做一個總持


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

往往不是空性

而是無常


2025.06.09

#六祖壇經

2025年6月15日 星期日

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2025年6月13日 星期五

六祖壇經: 空的展現

色是現象

空乃是這個現象的本性

"空" 就展現在 "色" 中


離開 "色" 和 "有"

就無從認識這個 "空"

"空" 是一切現象的根本原因


我們的思想和行動都是在

特定的各種條件(因緣)下所形成的

我們總體的認識和判斷也是如此


佛法也是空的

只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成立


2025.06.06

#六祖壇經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六祖壇經: 心的展現


何謂 "空性"

在小乘為無常

大乘則為 "空"


* * * * * * * * * * * * * *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 大

般若: 空性智慧

波羅: 彼岸(受詞)

蜜多: (確定)到達

心: 精要, 心的開解


波羅蜜多: 展現佛教的宇宙與現世觀


人的現世觀:

此岸: 因無明(包含苦集),執著

所形成的人世間辛苦的世界

彼岸: 一切平和的涅槃寂靜的世界, 解脫自在


一切的解脫與智慧的展現就在於心(認知)的展現


2025.06.04

#六祖壇經

2025年6月6日 星期五

六祖壇經: 世間的現象


"苦" 和 "集" 就是世間的現象 


人能獲取解脫之道而至涅槃

乃是藉著了解 "無常"

明白一切都在變動和重組的過程之中


"阿含" 為 "佛所解說的"

由 "阿含" 可以看見原始佛教的理論和社會狀況


2025.06.02

#六祖壇經

2025年6月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