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2022-03-20
update: 2022-03-21
參考:
1. 與點堂 – 現代私塾
2. 與點堂-黃駿【焦慮、孤獨、死亡與自由——當心理學遇上存在主義】
3.
- Miss Eternal: 當心理學遇上存在主義~1
- Miss Eternal: 當心理學遇上存在主義~2
- Miss Eternal: 當心理學遇上存在主義~3
- Miss Eternal: 當心理學遇上存在主義~4
- Miss Eternal: 當心理學遇上存在主義~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亞隆:弗洛伊德式精神動力治療vs存在治療;
四大終級關懷之一——死亡之焦慮。
A. 前導
1. 書籍:
- 存在心理治療(上)
- 存在心理治療(下)
2. 心理治療
- 佛洛伊德式: 二元對立; 動力心理學; 原欲 v.s. 自我.
- 新佛洛伊德主義: 二元對立; 動力心理學; 安全感(建立認同)與否(孤絕)的對立.
(人際關係學派, 關愛, 關懷的需求)
- 存在心理治療
3. 存在的四大議題: 死亡, 孤絕, 自由, 無意義感.
4. "孤獨/孤絕" 是人基本的存在處境. 是在本體上無法跨越的存在鴻溝.
- 每個人皆為自身存在意義的創造者, 無法與他人合為一體.
- 要能忍受安靜. (人無法真正面對時間/時間意識/生命流逝)
5. 雅斯培:
- 邊界感(boundary): 人知道某些地方是跨不過去的, 意識到自身的有限性(終極關懷).
6. 第一個存在上的關切: 死亡.
7. 斯賓諾沙: 萬物都希望自我延續, 而不邁向毀滅. (存在與否的二元對立)
8. 自由: 自己能夠不用外在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 自己賦予自己的行為予以完全的意義. (不參考己身以外的任何意義系統)
9. 康德: (第二批判)
- 實踐理性批判, 道德形上學.
- 人為自己創造道德規律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 在此規範下, 人是自由的.
10. 無意義感: 人類自身去創造的意義, 可否支撐一輩子?(對於所有行動的要求)
- 與懷疑主義有所連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理論
1. 佛洛伊德: 驅力(原欲) -> 焦慮 -> 防衛.
- 過去即現在.
2. 亞隆: 存在上的覺醒/自覺 -> 焦慮 -> 防衛.
- 兒童時期有的問題與成年期是一樣的, 並非成年期的問題是由兒童時期積累而來.
- 每個人的成長歷史不重要.
- 未來即現在.(過去即現在, 可以有參考價值)
3. 未來的終極是死亡; 如何面對終極的未來, 就會有怎樣的當下.
4. 提供存在心理學借鏡之用:
- 存在哲學: 雅斯培, 齊克果, 海德格
齊克果: 幫助人碰觸到存在議題, 才是對人類真正有所貢獻.
- 每個問題都有它的複雜性, 最後會跟死亡有所連結.(時間的有限性)
- 存在精神分析: 法蘭可
- 揚棄佛洛伊德的 "決定論" 與 "能量不滅".
- 人本主義心理學: 馬斯洛; 美國式的過於樂觀, 接近實用主義, 有反智主義的看法.
- 人本精神分析: 佛洛姆; 意志, 處理過去與未來之間矛盾的焦慮.
- 作家: 卡繆, 卡夫卡....
- 小說虛構的人物所體驗到的存在議題, 是人類共同要面對的存在問題.
5. 現象學的做法
- 同理心: 進入到案主的意義系統裡.
- 治療師必須有所謂的受過訓練的天真. (彷彿相信案主所講的故事)
6. 海德格: 生活的樣態. (藉由存在上的刺入而被改變)
- 重視存有的生活樣態(察覺到自我既是一個知覺者, 也是一個被知覺者)
- 忽略存有的生活樣態(忙碌於各種事物中)
7. 皮亞傑: 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
人類發展的過程:
- 感覺運動期(0~2歲)
- 前運思期(3~7歲)
- 具體運思期(8~12歲): 將具體的現象作邏輯的關聯.
- 形式運思期(邏輯思維的抽象化, 對死亡有所暸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死亡議題
1. 死亡的焦慮讓人察覺到生命的脆弱.
2. 齊克果: 死亡會讓我們不再存在.
3. 海德格: 死亡的焦慮會讓我們無法有進一步可能性的擔憂.
4. 死亡的自我察覺是一種直覺, 即使在兒童時期.
5. 成年人過於強調自身的獨特性, 主要是用來逃避存在的困境 ---- 死亡. (分)
6. 治療者藉由討好治療師與其他治療者, 來產生對死亡焦慮的解脫. (合)
7. 人經常需要藉由消耗自己, 來忘記毀滅(死亡)就住在隔壁.
8. 他人(特別是親人)的死亡, 逼使你確切去面對死亡的界線.
9. 海德格: 人們只有在對抗死亡當中, 才會察覺到自己的存在.
10. 當無法遁逃焦慮, 能直面焦慮, 才是能解決存在焦慮的做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討論
1. 減敏感法: 逐漸接近死亡的議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備註
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