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六祖壇經: 有相與無相

六祖壇經根據金剛經強調

這份佛性(覺性)是原本大家都有, 原本清淨的.


佛教拯救眾生的基本原則就是要能 "出離生死苦海"


人的認知是憑藉 "有相"

因此人們很容易 "著相"

但是 "著相" 到達某一個階段

就會變成認知的障礙


有相:

神秀大師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人的身體是一個覺悟的憑藉.

人的心如同鏡子般的靈台, 以照見認知這個世界.


無相/不著相

六祖惠能大師的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切皆空, 都是因緣聚合而生,沒有絕對固定的.


禪宗後來和淨土宗合而為一

我們現在的佛教大部分是屬於這個系統


人的心可以開展而認識一切客觀世界

而佛法就是尋找自性的旅程


2025.06.18

#六祖壇經

#客美多咖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