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凡言智慧
一定是空性智慧
亦即不著相智慧
六度波羅蜜:
六個渡到彼岸的方式
以此度過煩惱的過程
而到清境無任何罣礙的家
1. 布施 - 度 貪吝
利用捨己的作為來度貪吝
2. 持戒 - 度 貪嗔癡
持包含: 止(停止)持, 作(向前跨一步)持
持: 堅守, 奮進, 一定要做到的定性
戒: 戒律
3. 忍辱 - 度 嗔(死之恐懼)憤(爭生存之心),
接受侮辱並安心順受跨越許多的限制
4. 精進 - 度 懈怠, 鬆散, 掉舉(躐等: 超越等級,不循次序。)
精進不懈, 但不盲從也不執著
始終以空為己任的目標
5. 禪定 - 度 散亂
禪(梵語: 禪那), 定: 漢語
梵漢並舉以說明此定非一般的靜定
而是在定境中產生般若智
6. 般若 - 度 愚痴
* * * * * * * * * * * *
六度全以般若貫穿
也全以捨己棄我為中軸
其終極則入實相般若
如此才是六度波羅蜜
實相般若就是般若實相
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現象皆為妄相
唯一的真實只有般若(空性智慧)
此實相乃非實相是謂實相
因為非實相而為實相
所以是空性
#此實相(般若實相)乃非實相(非現實的相狀)是謂實相(真相)
#因為非實相(非現實的相狀)而為實相(真相)
#所以是空性
2025.08.11
#金剛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