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 (上)

since: 2019.09.01
update: 2020.02.18 
reference:
1.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 - 三民網路書店
2. Being and Time: Martin Heidegger, John Macquarrie, Edward S. Robinson
3. Being and Time: A Revised Edition of the Stambaugh Translation
4. 海德格(三版)
5. 存在與時間
6. 海德格與《存在與時間》
7. 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二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錄
1. 人本性上是現在, 同時也是將來和過去.
2. 現象學的意義: 讓那顯示自己者, 正如從其自己顯示自己般地被看見.
    -> to let that which shows itself be seen from itself in the very way
        in which it shows itself from itself.
3. 存有(Being)沒有實體意義, 它的基本意義不是 "在",  而是去存有(to be, 動詞),
    是指存有者 "延續下去" 的方式(道).
4. 將時間作為理解存有意義的適當觀點, 因此要理解存有, 就要以時間作為視域(horizon).
5. 心理學上的遺忘: 我們曾經經驗過它, 但現在怎樣都想不起來.
6.一切存有者皆要在存有學過程上, 才能成為自己.
7. 追尋之所以可能, 必須在被追尋者的引導之下.
8. 此有(Dasein): 存有在這裡. Da: 這裡或那裡; Sein: 存有. (人 / 我們)
9. 探索存有就是讓被探索者(存有)和被研究者(此有)在其自身中呈現, 而探索者
    將它們看清楚, 把握存有的意義, 這是現象學的.
10. 此有的特性是: 它的存有理解存有. 而理解關連於我們的存在.
11. 此有的存有學結構: 此有總是理解(關心)存有.
12. 人不是主體, 因為他的存有意義不是實體. 甚至可說人不是一個東西, 他的存有是
      一種獨特的 "延續下去" 的方式, 即理解存有.
13. 存在(existence)的基本意義是理解, 而且是理解存有.
14. 此有的存有不是實體, 而是存在. 它總是在理解存有中 "延續下去", 又稱為可能性
      (possibility). 一旦從可能性變成實體, 就是此有的結束(死亡).

15. 此有的兩種最基本的可能性(存在方式):
      - 非本真存在(inauthentic existence): 失去自己. 誤解自己, 其他的存有者和存有一般
        (Being in general).
         -> 不願正視自己的可能性, 逃避或放棄它, 接受別人給他的選擇, 於是失去自己.

      - 本真存在(authentic existence): 贏得自己. 真正理解自己, 其他的存有者和存有一般.
          -> 堅持把握著他的可能性是自己的, 正視這點作出抉擇, 選擇了自己而成為真正的
              自己.

16. 基礎存有學(fundamental ontology): 分析此有的存在, 掌握存有一般, 得到它的意義.
17. 存在的時間(existential time): 由此有的存在呈現出來.
       - 現在是早已是如此的: 過去仍在現在裡.
       - 現在正邁向未來: 現在已延展到將來去.
       -> 時態的三個性相(過去, 現在, 將來), 早已超出自己, 而又互相統一.
18. 現象學是要回到事物本身(to the things themselves).
19. 現象(phenomenon): 呈現自己而被看見之象.
20. 現象的原初意義: 顯示自己者(that which shows itself in itself).
21. 學(-logy)的原初意義: 言談(discourse), 即讓之被看見(lets something be seen). 得到真理.
22. 真理的意義: 解蔽性(unconcealment).
23. 命題是語言的, 事物是非語言的.
24. 存有是基礎, 存有者在它的基礎上, 才能成為自己.
25. 現象學指的現象是存有. 要理解存有, 就要以現象學去理解存有. 詮釋學現象學.

-----------------------------------------------------------------------------------------------

摘錄(續)
26. 此有的本性(essence)在它的存在(existence).
27. 人之所以是人, 不是由於他具有某種手前性質, 而是由於他是存在的.
28. 屬我性(in each case mineness)性格: 人的存有總是屬於自己的.
29. 屬我性把人從人類或人群中抽離出來, 成為唯一的, 獨特的個人.
30. 這個存在是我的, 我不是實體, 而是可能性.
31. 此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就是不同的理解方式.
32. 此有的存有的基本結構是念(care).
33. 存在性徵(existentiale): 不同的存有學結構, 使我們有不同的存在方式.
34. 存有學結構 - 關切(concern): 讓我們能關切世界中之物, 因此才能使用用具.
35. 存有學結構 - 關懷(solicitude): 讓我們理解別人, 進而照顧他們.
36. 只有此有具有存在性徵, 其它存有者的存有學結構稱為範疇(category).
37. 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 在存有學上, 人的存有總是理解世界的, 因此他與世界是
      統一的.(人不能獨立於世界, 他總是在其存在中, 早已理解世界.)
38. 在世存有是此有的存有學基本結構(basic constitution). 人的在是存在(existence),
      而事物的在是在場(presence)或在某個處所.
39. 存在意指: 理解著世界, 在其可能性上往前到達世界中之物去.
40. 在存有(Being-in): 在存有學中, 此有的 "在" 是存在意義的 "在" (existential "in").
      此有的存有是 "往前到達世界中之物去" 的.
41. 其他存有者的 "在" 是手前性的" 在", 範疇意義的 "在" (categorical "in").
42. 此有的存有是 "在存有", "在存有" 是此有的存在性徵.
43. 此有可以靠著(alongside)其他存有者, 觸摸(touch)他們, 但卻永不與他們並列
      (side by side). 其他存有者的存有沒有世界(worldless), 不理解世界, 只能互相並列.
44. 此有與其他存有者的相遇方式, 稱為: 遭逢(encounter).
45. 由於此有的存有是 "在存有", 因此才有: "靠", "觸摸" 與 "遭逢" 的存在方式.
46. 事實性(facticity): 此有的一切結構, 事實上就是如此的種種性格.
47. 實物性(factuality): 其他存有者本來就具有的種種性格, 手前的性質.
48. 當人內在於他的在世存有時, 他已經外在到他的世界去.
49. 人就是這個整體, 在這個整體以外, 沒有東西. 所以, 人與世界根本沒有內外之分.
50. 人在認識論的存在方式上, 在他的 "在世存有" 中認識他早已擁有的世界. 於是, 一旦
      海德格把人的主體性取消, 則他同時取消了事物的客觀性.
51. 人對世界中之物的原初存在方式是 "使用", 由於停止使用, 而改變或採取另一個觀點
      , 才引出另一種存在方式 ---- "認識". 因此, 認識是此有存在方式的一種引出模式
      (founded mode).
52. 世界中之物不擁有固定的, 客觀的本性, 它的性格主要奠基在人當時的存在方式.
53. 世界不是實體性(substantiality)或在其自身(in itself), 它是在人的詮釋中呈現出來的世界.
54. 若世界中之物是實體, 則此有也是另一個實體, 這樣, 此有與世界各自獨立, 不互相構成
      統一的現象.
55. 世界不獨立於此有, 它是此有的存有性格. 此有的存在方式讓世界得到它的意義.
56. 世界的性格也奠基在此有的存在方式上. 當此有在不同的存在方式上, 世界也會出現
      不同的性格.
57. 世界性(worldhood)結構: 在此有的存在方式中所具有的結構, 讓世界成為自己.
58. 世界性是存在性徵: 世界性不外在於世界, 而是在此有的存在中, 為其存有學結構.
59. 此有是世界的(worldly), 此有在它的存在中, 基於它的存在性徵 ---- 世界性, 開放出
      一個由用具構成的周遭世界(environment). 它開放出世界中之物為用具, 且使用它們.
60. 用具隸屬於由此有開放出來的世界(belonging to the world), 且必須在世界中
      (within-the-world).
61. 處理(dealing): 日常生活中, 我們關切周遭世界中之物的方式是去使用, 製造或控制它們.
62. 日常生活在處理事物時, 是圍繞著周遭世界, 從一物走往另一物去.
63. 環視(circumspection): 一種看到或理解周遭的視覺.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在環視中理解
                                          周遭世界.
64. 周遭世界中之物是用具(equipment), 有一個 "為了...." (in-order-to) 的性格, 決定它是此物.
65. 由於用具的用途有 "為了...." 和 "圍繞而往著另一個用具", 因此周遭世界是圍繞著我們的.
66. 理解總是由整體出發, 在它的指導下去理解部分, 再由部分回到整體, 更清楚地理解它.
      理解是循環的, 不是線性的.
67. 被操縱性(manipulability): 用具的本性上, 是要被我們使用, 關連到另一用具去.
68. 用具的存有是及手性(readiness-to-hand)的, 主要意義與手沒有直接關係, 而是指被操縱,
      使用或控制.
69. 用具存有 "延續下去" 的方式, 是被我們操縱, 使用和控制.
70. 當我們越是投入在工作裡, 越是恰當地使用用具時, 用具似乎越是退隱, 或者說, 我們越是
      不察覺到它.
71. 在使用用具時, 我們的環視不僅超出該用具, 到達用具整體去, 它甚至擴展到由用具整體
      製造出來的成品. 而成品本身也是用具, 因此, 環視又再擴展到另一個用具整體去.
72. 在用具中, 環視還可以擴展出來, 到達自然界. 自然界中都是實用之物, 是即手性的存有者.
73. 環視又可以擴展到別的此有與公共世界(public world).
74. 在公共世界裡, 藉由理解公共使用的設施/措施, 發現一個圍繞著公共大眾的自然.
75. 周遭自然(environing nature): 由環視擴展而得知的自然界. 它是被我們處理的, 或根據它
      去調整我們的行為, 所以是即手性的.
76. 現象學的工作就是讓那些在隱藏中, 只隱約顯示的東西, 更清楚地顯示出來, 被我們看見
      和描述.
77. 當用具從即手性的退隱中凸顯出來, 正要成為手前之物時, 我們這時發現了用具.
78. 當用具在使用中, 它是隱退的, 當它正要失去它的用具性格時, 它才顯示它的用具性格.
79. 從否定中看出肯定的洞見: (在生命中, 把握這一閃即逝的現象)
      - 它的自我否定, 卻帶來它的肯定.
      - 從人的自我逃避中看出人的自我肯定.
      - 從人的死亡中看出人的存有.
      - 從怖慄(anxiety 焦慮, 愁苦, 憂心)的虛無中看出真正的在世存有.
80. 世界宣示自己為一個由用具構成的周遭世界. 在不同的情況中, 會有不同的周遭世界.
      它們共同的存有學結構是 "世界性"(worldhood). 世界性不是外在的, 而是此有的存在性徵.
81. 用具的性格是 "指向性"(involvement). 用具關連到另一用具的方式是: 以(with)一物指向
      到(in)另一物去. "以 .... 到...."(with ... in ...) 的關係就是指向性的意義.
82. 嚴格而言, 指向性的意義: 以一種用途指向到另一種用途. 而當時此物具有此用途.
83. 此有總是 "緣於周遭世界中之物能滿足它(for the sake of)" 和能夠 "以一物指向到另一物",
      故它總是理解它的周遭世界. 周遭世界是由此有的這兩個結構開放出來. 亦即這兩個結構
      是周遭世界的存有學基礎. 它讓此有得到 "在世存有" 的意義.
84. 當此有緣於周遭世界能提供成品來滿足它, 而又以一物指向到另一物時, 它就將具體的
      周遭世界呈現出來, 成為在.
85. 讓之在(letting be): 以指向性將存有者關連起來, 讓它們成為在, 即成為自己.
86. 此有的各種存在方式, 無論是使用或是認識, 都是讓存有者成為在.
87. 此有的存有, 具有一些存有學結構, 讓它據此去理解存有者, 存有者在此結構下獲得意義,
      因而成為在.
88. 此有在它的存在中作出抉擇, 投出到世界時, 其遭逢之物成為用具, 而用具在指向性的關連
      中構成周遭世界.
89. 將自己與世界關連起來, 讓周遭世界成為在:
      - 在其上者(that for which): 在其上繼續存在, 世界性. 給出意義(signifying)
      - 在其中者(that wherein): 在其中繼續存在, 世界的現象, 周遭世界的存有學基礎.
90. 世界性是由各種關係構成的體系, 這個體系的組織藉由此有的存在給出意義, 讓存有者
      成為在. 由於是先有關係, 才有實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錄(續)
91. 方位(place): 在環視中用具(其存有是及手性的)呈現出來的位置.
92. 空間位置(position): (手前性)事物在廣大的客觀空間中, 占著一個由測量或計算而來的點.
93. 區域(region): 在用具整體中的各用具都是 "前往隸屬某處"(belonging somewhere)的性格.
                           讓各用具各得其方位.
94. 用具的空間是在我們使用它們時, 由環視去理解, 而不是由觀察而得.
95. 用具區域: 我們一定被一個有次序(指向性關係), 連貫起來的多個方位圍繞著.
96.日常生活中, 處理用具時的區域是我們最切近的周遭(around-about-us).
97. 各用具在指向性的關係上排列在各方位; 用具的空間似乎分裂成各方位.
      "純粹空間仍在隱藏, 且空間已分裂成方位".
98. 不同存有方式(及手, 手前)的東西, 各有不同的空間性.
99. 在世存有: 此有的存有理解世界,且在它的可能性中, 往前到達世界中之物.
100. 開闢空間(making room): 此有的空間性, 指它給出空間. (世界性)讓之在.
101. 對此有而言, 存在就是開闢空間, 有兩種模式: (構成方位)
        除距(de-severance): "消除與事物的分開" 和方向性(directionality).
102. 間距(distance): 用具(世界中各存有者)間的空間.
103. 距離(remoteness):  此有與用具的空間.(由除距得到)
104. 消除距離是指: 此有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存有者時, 它的環視發現它們.
        這種在環視中的發現(知覺)就是消除距離, 將之拉近.
105. 此有不是實體, 它不在空間中, 因此不具有位置. 此有的本性是存在, 是往前到達世界中
        之物的那個 "往前". 這個 "往前", 因為不是實在的(actual)東西, 我們稱之為可能性. 這個
        可能性是除距, 此有總是從 (關切)"那邊" 到 "這邊", 拉近周遭世界中的用具, 不斷地除距.
106. 此有的空間性: 是指它的除距和方向性這兩個存在性徵, 它們給出了用具的空間意義 ----
        方位, 也給出了手前存有者的空間意義 ---- 位置.
107. 開闢空間: 此有的存在性徵. 此有的存在, 就是不斷地在除距和方向性中給予空間.
108. 當此有遭逢周遭世界的用具時, 它發現它早已在一個區域中, 而此區域已經圍繞出一個
        空間.
109. 空間的先在性(a priori): 在此有實際遭逢世界中之物前, 它已在一個被世界圍繞出來的
        空間中. 只要此有存在, 它已在空間裡, 它更以除距和方向性, 往前到達世界中之物,
        才將空間開闢出來, 讓空間更清楚地成為在.
110. 客觀意義的空間: 當此有理解空間時, 它不再由它的世界性去給出意義, 以致原先的用具
        失去周遭世界的性格時, 自然世界(都是手前事物)就相應出現, 而一個純粹而同質的空間
        得以成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錄(續)
111. 人一旦在遺忘自己的情況下(由於沈迷於世界中)去理解一切, 所有的理解都是誤解.
112. 當預設 "我" 是手前性存有(實體性), "我" 這個概念的基本意義是指: 在各種變化的經驗
        中, 那個依然保持不變的同一性.
113. 人的存有不是手前性, 而是存在 ---- 理解著存有往前到達世界中之物去.
114. 屬我性(in each case mineness): 是指此有的可能性是屬於自己的.
115. 此有的本真的 "我", 是 "屬於自己的可能性的我", 而不是 "實體意義的我".
116. 共存(with): 此有與別人之間的關係. 人的存有總是理解別人, 人總是向別人開放.
                         (即使人際間互相誤解)
117. 我們是在遭逢用具時, 發現尚有別人, 這是說, 我們是在使用用具時與別人相遇
        (encounter). 每個用具皆讓此有理解尚有別人. 這種相遇不是指感官上的接觸, 而是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 ---- 無論這種理解是對的或錯的.
118. 共存此有(Dasein-with): 對於別的此有, 別的此有也是此有, 而且它可以與我或其他此有
                                             互相理解.
119. 共存存有(Being-with): 對於此有自己, 它的存有與別人互相理解.
120. 共存世界(with-world): 對於世界, 它不是僅屬於個人, 而是與別人共同分享, 也是與別人
                                           共同理解的世界.
121. 沒有完全孤立個人, 也沒有私有的, 個人的世界. 任何人都在人際間互相理解; 世界是
        我與別人共同理解的世界.
122. 即使在孤獨中, 人依然理解尚有別人, 只是他與他們難以互相理解而已.
123. 孤獨不表示沒有共存, 只是共存的缺失的模式(共存的模式是: 冷淡和疏離). 並且,
        正由於人的存有是共存的, 故人才能感到孤獨. 所以, 孤獨沒有否定共存, 反而肯定它.
124. 關懷(solicitude): 人與人的共存關係.
125. 在日常生活中, 此有關懷別人的方式是: 冷淡的, 消極的.
126. 積極的關懷:
        - 體貼(considerateness): 我們似乎是跳進(leap in)別人的存在中, "往後看" 他與世界
                                                所引起的困難, 並設法為他解決. 會剝奪別人的本真存在.
        - 寬容(forbearance): 我們似乎是跳到別人的存在前面去(leap ahead), "往前看"(關懷)
                                         他的存在, 希望他能得到本真的存在.
127. 消極的關懷:
        - 不體貼(inconsiderateness): 懶得 "往後看" 別人與世界間的困難.
        - 不理會(perfunctoriness): 不願 "往前看" 別人的存在.
128. 關切(與物)與關懷(與人)是兩種不同的存在方式, 但它們不能各自獨立. 沒有關切是沒有
        關懷的, 沒有關切僅關懷自己的此有, 而不關懷別的此有. 此有不是獨我論的 "我", 純粹
        獨立的 "我" 是不可能的.
129. 由於人是存在的, 因此他不自閉於自己的內在. 嚴格而言, 他根本沒有內在, 他是從內而外
        的, 他總是外在而到達世界中之物. 當時的關切同時是關懷.
130. 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方式:
        - 差距性(distantiality): 日常生活中對差異的感受和在意. 越是不自覺它, 它越是在暗中
                                            支配人, 使人難以擺脫.
        - 屈從性(subjection): 根據別人來調整自己的存在以屈從別人. 人總是注意別人, 由別人
                                          來主導他的存在.
        - 平均性(averageness): 在日常生活的存在中, 我們總是要求 "與人人一致". 我們將自己
                                              的獨特性磨平, 要求平均的存在方式. 壓平(leveling down).
131. 日常生活中的人是: 一個中性的, 無特定對象的 "人人"(the they). 我獨特的個體性似乎
                                       消失, 化成別人. 日常生活似乎不斷侵蝕我們的個體性, 讓我們化成
                                       別人. 我們成為 "人人", 它主導我們的存在.
132. 群眾性(publicness): 人不再是自己, 而是群眾. 群眾性控制我們對人和世界的各種看法,
                                        壟斷我們的見解.
133. 由 "人人" 而來的知識, 即使它是 "真的", 但卻誤解事物的存有.
134. "人人" 它是 "沒有人"(nobody)的(無所指的), 是指此有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 但它不是
        虛無的, 反而它非常真實, 甚至是此有的日常生活的 "真正主體".
135. 人人自我(they-self): "人人" 是此有的存在性徵, 並在日常生活中取得了支配的地位,
                                        成為此有的自我(存在方式).
136. 本真自我: 此有的存在方式是本真的 ---- 本真地理解自己.
137. "人人" 是很奇怪的現象, 若此有越是正視它, 它越不能支配此有; 此有越是忽略它, 它
        的支配力越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