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2020.02.19
reference:
1.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 - 三民網路書店
2. Being and Time: Martin Heidegger, John Macquarrie, Edward S. Robinson
3. Being and Time: A Revised Edition of the Stambaugh Translation
4. 海德格(三版)
5. 存在與時間
6. 海德格與《存在與時間》
7. 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二版)
8. Miss Eternal: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 (上)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錄(續)
138. 同等原初性(equiprimordiality): 當此有存在時, 所有存在性徵都在同等的位階上, 一起
發揮它們的功用.
139. 此有(Being-there)中的 "此" 意旨開顯性(disclosedness), 所以此有便是指: 在此理解著
存有, 開顯著存有. 因此, 此有的基本性格是開顯性.
140. 行為就是完成理解, 而理解必須在行為中. (實踐與理解是合一的)
141. 本真存在, 這種存在方式能理解存有的真義.
142. 由於此有是開顯性, 它才能發現 "那邊" 和 "這邊", 這樣, 世界才能成為在.
143. 此有在此時, 總是往著一個 "那邊"(用具); 而它在這邊, "這邊" 是指一個在除距, 給與方向
和關切的存有.
144. 此有是存在, 就在它存在時, 存在本身照亮(clearing)了它. 它總是能夠清除黑暗,
明白自己. 此有的存有是開顯性.
145. 在此有的 "往前到達世界中之物去" 中的 "往前" 其開顯性結構: (由三個存在性徵構成)
- 際遇性(state-of-mind)
- 理解(understanding)
- 言談(discourse)
146. 際遇性(state-of-mind): 人當時的狀態. 人總是感受著自己當時的狀態.
147. 由感受才能得到原初的理解. 感受是人的開顯性, 感受讓人得到理解, 理解他的際遇.
- 驚慌(fear): 非本真感受.
- 怖慄(anxiety): 本真感受.
148. 由感受所開顯的是此有當時的際遇, 這亦即是說, 感受開顯了當時已經委付給此有的
存有的一切, 讓它開顯它的存有就是如此, 且要如此地繼續存在下去.
149. 被丟擲性(thrownness): 不知來處和去處, 但又自始委付給此有的存有之種種性格.
150. 事實性(facticity): 此有被丟擲到這裡時, 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往往觸動此有, 使之在其
存在中承擔它們 ---- 雖然在日常生活裡, 此有總是想逃離它的壓力.
151. 實物性(factuality): 其它存有者的存有沒有開顯性, 不能理解它的實物性, 更不能負起
它繼續存在. 對它們而言, 實物性只是一些手前的, 冷漠的性格.
物質事物本來就是擴延的(extended), 用具本來就是及手性.
152. 當日常生活的此有逃避它的感受開顯出來的事實性時, 它不是逃避到一個沒有感受的
狀態中, 而只是以一種較緩和的感受來代替它而已. 無論哪種感受, 都或多或少開顯
此有的事實性.
153. 一個人在逃避心中的陰影時, 無論他如何逃避或麻木自己, 那個陰影總在後頭追趕著他.
154. 人能發現世界中之物, 不是由於他有感官, 而是奠基在他的存有的結構是際遇性, 他才能
感受到他當時的際遇.
155. 根本不可能有純粹的理性, 因為無論理性如何純粹, 那只是感受被壓抑到非常微弱而已.
若理性能理解事物, 感受早已在其中了.
156. 驚慌一定有對象, 它威脅或侵犯我們; 怖慄是沒有對象的, 我們是在虛無之前, 不寒而慄.
157. 讓我們驚慌的東西一定在指向性(involvement)上與別物關連起來, 且呈現出侵犯性.
由於它逐漸靠近, 故它越發可怕.
158. 從絕對的無知, 無法引生出知識, 人是從晦暗的知識到達清晰的知識.
159. 驚慌似乎沈睡在人的存有中, 它早已理解它的世界, 藉著這個世界, 它才會發現可怕之物
逐漸靠近, 令它甦醒.
160. 我們是驚慌我們自己, 只有那些能夠關心自己存有的存有者, 才會驚慌.
162. 驚慌讓人開顯(缺乏的方式)他是孤立無助和被侵犯的, 而這樣的自己就是他所驚慌的.
163. 驚慌的模態: (根據對象出現的方式與我們是否與它熟悉)
- 驚嚇(alarm): 對象突然出現, 卻是我們熟悉的.
- 可怕(dread): 對象非常陌生.
- 恐怖(terror): 對象是可怕的, 又突然出現.
164. 驚慌的程度: (開顯性方式) 害羞, 膽怯, 疑懼, 害怕等等.
165. 能夠存有(potentiality-for-Being): 人的存在方式就是能夠做這樣或那樣的.
與可能性存有(Being-possible)為同義.
166. 可能性存有: 在存在時, 人可能成為本真存在, 也可能成為非本真存在.
167. 人沒有無窮的可能性, 因為他是被丟擲到某種限制裡.
168. 人總是理解他可能成為自己, 也可能逃避自己, 所以他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迷失自己;
而在迷失自己時, 又能再次找回自己.
169. 不僅此有自己是可能性, 其它存有者也總是呈現出它們的可能性. 事物沒有固定的
, 在其自身的本質或意義. 在理解事物時, 我們總是理解它的可能意義, 而不是它的
客觀或本質意義.
170. 設計而投出(projection): 理解的一個特殊結構. 完成對事物的理解, 必須根據設計而投出.
171. 在人能設計種種計畫之前, 他早已被丟擲到種種設計中, 他甚至被丟擲到設計而投出中.
所以, 當人是人時, 他就是設計而投出的.
172. 此有的存有是可能性, 它的存有是要繼續存在, 總是尚未完成.
173. 當世界性是此有的設計時, 就在他的投出中, 他清楚理解到, 他遭逢的世界是周遭世界,
世界中之物是用具, 別人是另一個可以使用這些用具的此有, 而自己是在世存有. 他的
設計而投出讓他完成他的開顯性(不一定是正確的).
174. 人的種種視線(sight)全部統一在設計而投出中, 並因此得以完成它們自己:
- 環視: 人理解周遭世界時的視線.
- 體貼 / 寬容: 人理解別人時的視線.
- 透視(transparency): 理解自己存在的視線. (人在設計而投出中也理解了自己)
175. 存有雖然解蔽自己, 但它總還有遮蔽, 無論它如何解蔽, 讓人得到理解, 但它仍是遮蔽,
故還有隱藏. 就其極致而言, 此有對萬物不可能有完全徹底的知識.
176. 解釋(解開和釋放): 當理解的結構是設計而投出時, 這即蘊涵了理解必在不斷地投出中,
讓它從模糊的理解得到更清楚的理解.
177. 解釋是理解 "某物作為某物"(something as something): 當我們從模糊的理解, 直至理解
它作為某個特定之物時, 就是解釋它了.
178. 事物的意義不在它本身(它沒有客觀的意義), 而是在它當時的整體裡. 完全獨立於整體外
的東西是不可理解的.
179. 絕對正確的理解是不可能的, 人只能不斷以更清楚的解釋來修正自己的理解.
180. 解釋的 "前結構" (fore-structures): 我們必須預先模糊理解一些東西, 才能進行解釋.
- 前所有(fore-having): 在解釋時, 必須預先理解一個整體, 再以它去解釋事物.
代表這個預先 "擁有"(have)的整體.
- 前觀點(fore-sight): 解釋必須預先 "看到"(see) 一個觀點, 才能將整體切開, 讓其中的
事物呈現出來.
- 前概念(fore-conception): 前觀點使事物從它的整體中呈現出來, 在解釋某物作為某物
時, 尚需 "掌握"(grasp) 一個概念模式, 在它的限制下去解釋
事物.
181. 理解的存有學結構 ---- 我們必須在循環中理解事物.
182. 解釋是在循環中不斷修正預設的過程, 使預設完全擺脫個人的獨斷, 以至它的意義是來自
事物本身.
183. 檢查預設是否來自事物本身, 不是在解釋之前, 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它是在解釋的過程裡
, 而且在解釋的完成時, 得以確定.
184. 意義是人的存在性徵, 人總是在前結構的限制下, 往前投出到存有者去, 整理意義, 理解
存有者及存有. 在前結構的限制下, 整理出來的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
185. 存有者沒有其自身的意義, 它的意義來自解釋時的前結構.
186. 在理論上, 在解釋前, 不能說有存有者的, 因為當時尚未有意義, 一切尚是不可理解的;
一旦意義被整理出來, 則存有者顯示自己為這個意義. 存有者不是別的, 它就是這個意義.
187. 意義空虛(unmeaning): 其他存有者的存有沒有前結構, 故不能擁有意義. 唯有意義空虛
的東西, 才能違背意義(absurd).
188. 認識奠基在人停止使用事物, 所以它是從使用的存在方式引申出來, 因此是一種引出的
存在模式. 引出模式(founded mode).
189. 斷言(assertion) 是解釋的引出模式: 原初的解釋是在使用中理解世界中之物, 而當人離開
這種原初的解釋, 以語言解釋它的性質時, 才會說出斷言. 斷言的解釋奠基於環視的解釋.
190. 以現象學分析斷言的意義, 則斷言是一種指出(pointing out), 在指出中限定一物的性格
(藉由: 給出賓詞 predication), 且要與人溝通(communication).
191. 環視的前結構:
- 前所有: 用具當時的整體.
- 前觀點: 使用它以獲得一個成品.
- 前概念: 用具的 "為了"
192. 存在 ---- 詮釋學的 "作為" (existential-hermeneutical "as"):
在環視的解釋中, 某物 "作為" 某物, 這是說, 它遭逢的存有者 "作為" 用具,
由此得到的 "作為".
193. 斷言的前結構:
- 前所有: 由手前存有者 "對象" 所構成的整體.
- 前觀點: 手前存有.
- 前概念: "主詞 ---- 賓詞" 的邏輯模式.
194. 邏輯綜合的 "作為" (apophantical "as"):
在斷言的前結構下解釋出來的存有者 "作為" 某物. 存有者 "作為" 在 "主詞 ---- 賓詞"
概念下的對象, 由此得到的 "作為".
193. 言談(discourse)的定義: 整理出可理解性(articulation of intelligibility).
194. 言談為語言的存有學基礎: 言談整理出可理解性, 人才能理解意義, 他才有話可說.
195. 言談是此有的存在性徵: 言談整理出可理解性, 則此有在它的存在中, 總是整理出各種
可理解的東西, 這些被整理出來的可理解性稱為 "意義".
196. 言談將它整理出來的意義, 在言談中以文字表達出來, 這樣, 語言就出現了.
197. 語言的產生奠基於言談, 並且文字基於意義而來, 而不是先有文字, 然後再給它意義.
198. 言談的模式:
- 溝通(communication):
在言談中, 語言是要說出事物, 而對方聽到語言時, 他理解的是語言中的事物, 藉著語言
中的事物, 人與人溝通了.
- 聽(hearing):
- 聽人的語言:
- 聽自己: 良知(conscience), 聽自己存有的呼喚.
- 聽別人: 人人總是說出各種指導, 讓人理解它, 被它支配.
- 聽其它聲音: 傾聽(hearkening). 聽到的不是意義空虛的感覺與料(sense-data),
聽到的是事物, 並把握它的意義.
- 沈默(keeping silent): 沈默是 "默而識之". 在沈默中的理解是深入的, 因為它摒棄了
"人人" 的吵雜, 避免它支配, 而以自己本真的存在去理解事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錄(續)
199. 當此有在日常生活中被 "人人" 支配時, 它開顯性中的 "言談" 成為道聽途說的 "閒聊",
"理解" 成為膚淺的 "好奇", 在這兩個方式下造成各種不確定意義下的存在方式, 稱為
歧義(ambiguity). 於是, 此有不斷追逐世界中之物, 從自己的存有沈淪(falling)到世界
中之物去.
200. 在真正的言談中, 彼此雖然說著話語, 但卻不是停留在語言上, 而是要去理解當時言談
的事物. 語言本身不是當時的課題, 而是事物. 在言談中, 彼此交換的, 不是語言本身,
而是對事物的理解.
201. 閒聊(idle talk): 閒言閒語和繼續傳播成為此有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事物的方式.
(膚淺閱讀和隨便亂寫也是閒聊的方式)
202. 在不斷的傳播中, 閒聊成為完全的無根(complete groundlessness). 它雖是無根, 但卻
支配此有在日常生活的理解.
203. 離根(uprooting): 此有與世界, 自己和別人接觸時, 從原初的關係中抽離出來和逐漸離開
, 再難以原初理解它們了.
204. 好奇(curiousity): 日常生活的看. 當環視僅是為了能不斷去看世界中之物的樣子而已.
為了看而去看, 而不是為了深入理解它們.
205. 好奇的三個性格:
- 從不停靠(not tarrying):
它全是為了追求新鮮和刺激, 所以它永不安於一物, 不停轉換對象, 追逐更多新奇的
東西. 在追逐中, 此有把自己投入世界中之物, 不再自反自己的存有.
- 分散(distraction):
它追求新奇, 只是為了能看到別的新奇. 當它到達一物時, 它已經往著別物了.
- 居無定所(never dwelling anywhere):
它似乎到過所有地方, 但也似乎從未到過任何地方. 在與別人共處時, 好奇在閒聊中
是無所不知的, 但也是一無所知. 它所理解的, 全都是誤解.
206. 閒聊與好奇互相牽引. 閒聊向好奇提供很多題材, 指引好奇去看它們. 好奇加強閒聊的
樂趣, 讓此有繼續閒聊下去. 使此有的日常生活看似更形充實, 但也更為離根 ---- 更遠離
此有與事物的原初關係.
207. 歧義(ambiguity): 此有在與別人共存時, 它在閒聊與好奇中獲得很多訊息, 並且因而猜測
和追蹤各種意義. 雜多而又無法確定的意義充塞在此有之中, 但它又要
在這許許多多的意義下繼續存在.
208. 沈淪(falling): 由 "閒聊", "好奇" 和 "歧義" 這三種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所構成.
209. 沈淪的意義: 此有在 "閒聊", "好奇" 和 "歧義" 中從自己的存有掉落, 並且掉落到世界中之
物去, 因而誤解自己和其他的一切, 於是造成此有的非本真存在, 讓它得到
非本真的理解.
210. 沈淪的歷程:
- 誘惑(tempting): 日常生活中人人提供了各種行為準則和價值標準, 吸引並誘惑此有離開
自己的存有.
- 平和(tranquillizing): 在此有接受人人的誘惑時, 它感到相當平和.
- 加劇下墜(aggravating): 此有在不自覺中完全接受人人的支配, 在人人的催促下忙著
追逐世界中之物, 加劇下墜到世界中之物去.
- 疏離(alienating): 當此有在平和中加劇下墜到世界中之物去時, 它就與自己的本真存在
更為疏遠了. 疏離是指此有的自我遮蔽.
- 糾纏不清(entangled): 疏遠導致誤解, 但人人卻對一切存有者提供各種解釋, 使此有以
誤解為理解. 於是, 在此有的開顯性中, 一切皆是糾纏不清, 似是
而實非, 似非而實是.
211. 下沈(downward plunge): 沈淪的整個歷程. 此有是從自己下沈到自己去. 亦即, 此有從
自己的在世存有中的 "在存有"(Being-in), 下沈到在世存有中
的世界去. 然而, 下沈卻讓它沈淪到無根的誤解中. 由於下沈
擾亂了此有的理解, 因此沈淪的過程是紛亂(turbulen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錄(續)
212. 當人能抗拒 "人人" 的解釋, 獨自回到自己的存有時, 當時的感受是怖慄(anxiety).
213. 從存在的存有學(existential-ontological)來看, 此有的逃避開顯了自己的存有, 因為它
早已看到存有在後面追趕它. 在日常生活中, 當此有正要逃避自己時, 正是它的存有最
為明亮的時刻. 當時存有的光輝奪目地顯示自己, 令此有產生怖慄, 因而它要逃避.
214. 只有當此有開顯自己的存有而導致怖慄時, 它才會逃避自己, 沈淪到世界中; 也因為這樣,
它才能發現事物具有侵犯性, 由此產生驚慌.
215. 怖慄開顯此有的存有, 故它有本真的開顯性, 亦是本真的感受; 而驚慌卻沈迷在世界中之
物, 遮蔽自己的存有, 故它是非本真的開顯性, 亦是非本真的感受.
216. 在怖慄中, 此有所面對的, 是已經完全失去意義的世界; 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降臨, 它的
完全陌生, 讓此有不寒而慄.
217. 怖慄所面對者(that in the face of which one has anxiety), 是一個 "不在任何地方" 和空洞
的世界, 稱為 "世界一般" (the world as such).
218. 世界自己(the world itself): 亦是世界一般. 壓迫此有的怖慄所面對者, 由這個空洞的世界
生起的種種可能的意義 ---- 一切尚未確定, 但又必須由自己去確定.因此, 此有為之怖慄.
尚未生起意義, 但又正要生起意義的世界.
219. 怖慄面對的東西不是用具, 也不是個別的存有者, 但這不表示它是一片絕對的虛無, 因為
它是一個比用具更為原初的世界.
220. 怖慄開顯出此有面對一個原初的世界, 它不是獨立外在的, 它迫近和壓抑此有, 是與此有
密切相關的, 互相統一的世界.
221. 怖慄開顯了此有是在世存有, 它所面對的, 是它的在世存有 ---- 一個要繼續往前到達原初
的陌生世界的存有.
222. 在怖慄中, 此有所怖慄的, 是自己的可能性(在存有). 此有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不知
道自己要何去何從, 所以它怖慄了. 也可以說, 此有所怖慄的是自己的在世存有.
223. 怖慄讓此有被個人化(individualized), 讓它首次得到一條適當的進路, 本真理解自己的
存有.
224. 怖慄亦開顯了原初的此有 ---- 被丟擲到它個人的, 屬於自己的可能性存有裡. 由此, 此有
得以理解自己原初的, 亦即本真的存有.
225. 無家感(uncanny): 怖慄使此有個人化, 而個人化就是 "人人" 的退縮和此有自己的凸顯.
它似乎失去熟悉的家, 感到毛骨悚然, 陰森可怕.
226. 從存有學的次序而言, 無家的感受優先於在家的感受, 因為由於前者, 此有才會逃避到由
"人人" 提供的家裡.
227. 到了自己之前的存有(Being-ahead-of-itself): 此有總是在其存在中超出自己, 且在這個
超出中開顯自己是存在的, 也因此關心自己的存有. (存在性)
228. "到了自己之前的存有", 也同時是 "早已在世界中的存有"(此有的存有總是開顯世界),
此有的存在性是被事實性限制的. (事實性)
229. 當此有的存在性被事實性限制時, 也同時開顯出它的沈淪性.
230. 此有的存有由 "存在性", "事實性" 與 "沈淪性" 三者整合結構而成. 描述如下: 此有的存有
意指, 到了自己之前的存有 ---- 早已在(世界中), 且作為靠存有(Being-alongside)(它遭逢
世界中的存有者).
231. 探索此有的存有, 就是探索: 當此有延續下去時, 它最基本或最原初的方式是如何的?
232. 關念(care): 此有不是擺在手前的東西, 它總是往前存在的. 在它往前時, 它開顯自己的
存有(到了自己之前的存有), 因此, 它理解它的存有已經在世界中(早已在
(世界中)). 同時, 在此有的 "延續下去" 中, 它到達世界中的存有者(靠存有).
233. 神話是人在原初狀況下, 對世界和人的一個反省, 它較能顯出人的原初性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錄(續)
234. 世界根本上是人的 "一部分", 但人往往遺忘他擁有這個部分, 而誤以爲世界是外在的.
235. 確定世界的存在, 是在世界的呈現時, 先設計它是存在的, 然後再根據設計而投出, 讓
世界更清楚地被理解.
236. 實有(reality)是基於人的存在的一種引出模式, 當人停止使用世界中之物, 而改以手前存有
的觀點去遭逢它們時, 它們就成為實有 ---- 獨立的, "在其自身" 的存有者.
237. 實有是基於人的存有, 蘊涵了: 當所有的人消失時, 實有便隨之消失.
238. 當人消失時, 則沒有理解活動, 一切歸於絕對的寂靜, 只有漆黑的一片, 無法作出斷言.
239. 所謂真的知識, 是指它能 "正好"(just as) 給出事物本身.
240. 斷言的真要被理解為 "發現存有"(Being-uncovering), 意指, 斷言所以是真的, 是由於此有
發現它. 此有是斷言的真理之存有學基礎.
241. 存有學的真理的原初意義是指此有. 此有是其他真理(命題, 邏輯)的存有學基礎, 亦即,
奠基於此有的 "在世存有" 是一個 "發現存有", 知識論的真理才成為可能, 因為它們都是
被發現者.
242. 解蔽性(aletheia)是真理的原初意義. 只有此有才能解蔽事物, 因為只有它的存有才擁有
開顯性, 更嚴格地說, 它的存有就是開顯性.
243. 此有的存有就是各種視線(sight), 環視: 理解周遭世界, 體貼和寬容: 理解別人, 透視: 理解
自己. 此有本身就是解蔽性, 也是原初的真理.
244. 此有是在真理中: 此有的存有是原初的真理 ---- 開顯性.
245. 此有是在反真理(untruth)裡: 此有的存有雖然是自我開顯的, 但從關念的沈淪性而言,
同時也是自我遮蔽的.
246. 人在本真存在中, 得到的是原初的理解, 亦即原初的概念, 但人逃避自己的存有, 沈淪
到世界之物去, 發展出另一種引出的存在方式, 由此得到引出的概念, 但他更以引出的
概念替代了原初的概念, 因此造成誤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錄(續)
247. 無論我們如何觀察, 都不能理解別人的死亡. 我們只有失去他時的經驗, 沒有他失去他
自己的存有時的經驗.
248. 在看別人離開我們時, 當時遺留下來的, 不是手前性的屍體, 而是死者(the deceased).
他是我們必須處理的對象(非用具), 包括舉辦各種儀式來悼念他, 並且似乎依舊與他
共存(with), 我們尊敬他和懷念他. 我們與死者的關係是關懷而不是關切.
249. 死者雖然離開我們的世界, 但我們仍在我們的世界中與他共存, 所以我們會祭祀和紀念他.
250. 從存在的進路去理解此有的死亡, 死亡基本上不是一個事件概念, 而是存在概念.
251. 此有的存有擁有死亡這個可能性, 而且它深深影響或觸動我的存在.
252. 此有已經在死亡中: 當此有被丟擲到這裡時, 它已經被丟擲在死亡的可能性裡, 且要永遠
承擔著它, 繼續存在. 當人活著時, 他也是死著(dying).
253. 此有從未失去任何部分, 它自己本來就是欠缺的(outstanding), 當它是欠缺時, 它依然是
自己.
254. 此有總是尚未完成(not-yet), 它的存有就是要往前, 繼續去完成那些未完成者. 此有的欠缺
需要在變化的過程中去理解, 它的尚未完成是它的存有學結構.
255. 此有它的盡頭是它的死亡, 但它的死亡卻往往不是它的完成. 即使尚未完成其可能性的
此有, 只要死期已至, 也不得不死亡, 但在很多情況下, 此有尚未完成自己, 甚至尚未成熟
, 它就要死亡了; 也或許, 此有在死亡前, 早已成熟了.
256. 此有的存有是 "往盡頭存有"(Being-towards-the-end). 此有在往前超出自己時, 這個往前
本身就是在盡頭上, 或它就是死著. 死亡是此有的存在方式, 當此有來到這裡時, 它已經
被丟擲到死亡中, 這是它必須接受的事實性. 當它理解它是死著時, 它達到它存有的盡頭,
得到其整體.
257. 此有結束其生命時, 亦即死亡這個事件, 稱為 "逝世"(demise). 但對於此有之往著它的死亡
, 稱為 "死著". 只有此有才有死著, 因為死著是此有的存在方式.
258. 在此有的逝世之前, 此有早已死著. 由於此有是死著的, 所以它才能逝世. 當死亡被解釋為
死著時, 其意義優先於逝世. 死著是死亡的原初意義, 而逝世是它的引出意義.
259. 在此有的 "存在性" 中開顯出來的死亡, 具有當前壓迫性, 無相關性, 不可刪除性, 它也是
此有最為自己的可能性.
260. 此有是被丟擲到死亡中的存有. 死亡也是此有自己的 "事實性", 它無可避免地要承擔它的
死亡, 繼續存在. 在怖慄中的死亡是此有的死著; 但在驚慌中的死亡, 卻是人的逝世(事件).
261. 正由於此有是死著, 而死著給他太大的壓力, 他才逃避它和遺忘它(沈淪性). 逃避和遺忘一
物, 不表示沒有此物, 反而更能證實此物.
262. 確定存有(Being-certain): 確定性原初的意義是指此有在自己確認自己. 這是指此有的存
有由自己確定自己.
263. 對死亡事件的確定性僅屬於對存有者的確定性, 它尚未真正確定人的死亡. 只有在人自己
的存在中, 確定他的存在是死著的, 才能得到死亡的原初確定性.
264. 此有之所以沈淪在日常生活的確定性中, 是由於它要逃避死亡的原初意義給它的壓力, 而
逃避死亡正好表示死亡正在呈現出來 ---- 即使當時的呈現僅是晦暗的.
265. 此有的存有是確定存有(Being-certain): 即使在非本真確定死亡時, 此有依然本真確定自
己的死著. 此有自己的死著, 是此有不能不確定, 不能完全擺脫的.
266. 死亡是此有的 "最遠的邊界" ---- 一個它永遠不能超越的邊界. 所以, 在它之內, 就是此有
的整體. 一旦此有開顯死亡, 也就是它達致它的存有整體了.
267. 當此有往著一個可能性時, 總是把可能的東西之可能性消除, 將其轉變成現實.
268. 期待(expecting): 當此有關切一個可能性的東西時之存在方式.
269. 期待在本性上是由現實出發, 再回到現實去. 當我們期待一物時, 是基於它的現實性才能
有所期待, 可是這時卻發現它尚未實現, 於是才認為它是可能的, 然後, 我們設法再將它
從可能轉變成現實, 已完成我們的期待.
270. 此有往著死亡這個可能性, 就是 "參與"(anticipation) 在它之中. 當此有參與在他的死著中
, 他才會開顯他是死著的, 才能理解死亡的本真意義.
271. 由於此有之自我確定(或自我開顯), 世界中之物才得以被確定.
272. 把此有確定為手前性的我, 是忽略了它在原初確定性下所開顯的自己 ---- 可能性存有.
273. 良知(conscience): 若我們要保證能實際參與死亡中, 以得到本真存在, 則我們的存有
還需要有一個機制, 驅使我們實際參與死亡中. 這個機制稱為良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