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 星期日

社會理論: 古典至當代~8

since: 2022-06-05
update: 2022-06-07

參考: 
1. 與點堂 – 現代私塾
2. 黃駿:社會理論——古典至當代

- Miss Eternal: 咖啡杯中的幽靈:我們與班雅明的距離
- Miss Eternal: 哲學之路: 尼采: 善惡的彼岸(最後一講)
- Miss Eternal: 現象學四講 4: 沙特 (最後一講)
- Miss Eternal: 精神分析理論:從佛洛伊德到榮格~8
- Miss Eternal: 精神分析理論: 從拉岡到齊澤克~8
- Miss Eternal: 當心理學遇上存在主義~8
- Miss Eternal: 後現代思潮~10
-


- Miss Eternal: 社會理論: 古典至當代~1
- Miss Eternal: 社會理論: 古典至當代~2
- Miss Eternal: 社會理論: 古典至當代~3

- Miss Eternal: 社會理論: 古典至當代~4
- Miss Eternal: 社會理論: 古典至當代~5

- Miss Eternal: 社會理論: 古典至當代~6
- Miss Eternal: 社會理論: 古典至當代~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布迪厄(Bourdieu)的慣習性與實作論;
布希亞(Baudrillard)的擬象論;
紀登斯(Giddens)的結構化理論與歷史唯物主義批判


A. 布迪厄


1. 介於"社會學"與"哲學"間遊走. (馬克思的補充者)
    (傅科介於"人類學"與"哲學"間遊走)

2. 知識份子介入現實: 布迪厄, 沙特, 席爾斯, 葛蘭西(馬克思主義), 傅科, 德希達,
    - 沙特: "知識份子" 是關心自己現實利益以外的問題的人.
    - 席爾斯: "知識份子" 對神聖性的事物有特別的感知, 能去詮釋神聖性的發展, 並向大眾解說. 
    - 葛蘭西: 有機的 "知識份子" 在與ㄧ般的社會群眾互動下, 重新詮釋自己所繼承的知識.
    - 傅科: 專業性的知識份子, 需要有歷史性的經驗研究, 才能有專業的發言權.
               (去挑戰社會上不言自明的知識)
    - 布迪厄: "知識份子" 與文化資本有關, 佔有了有利的位置, 享有較多的文化資本,
                   自以為有資格擁有發言權. 涉及到了資本主義不公平分配的問題.
                    - 資本: - 經濟資本
                               - 文化資本(韋伯: 身份團體具有的聲望/特權): 符碼/語言象徵的力量(鬥爭).  
                                 (文化資本掩飾了經濟資本, 藉由再生產穩定化了經濟資本的不均分配)

3. 知識份子是需要反省的人,可能成為新的社會結構下獲得最大利益的人. 
    - 雙重的反思, 既反思社會, 也反思自己對社會的反思.

4. 建構性結構, 習性(生存心態), 場域(關係系統), 文憑社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布希亞

1. 後結構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馬克思主義者

2. 真實之死
    - 類似: 羅蘭.巴特: 作者之死; 尼采: 上帝之死.
    - 對於任何的現象/物質, 已無法用過去的理論/知識, 來予以認識
    - 能夠真正瞭解的只有對於物質的擬象. (ex: 對立於真實之物: 鏡子/相機, 地圖, 替身, 錄影帶)
    - 擬象/仿真在當今被認為是取代真實, 並且比真實更加真實(超真實).
    - 真實並不排斥擬象, 真實藉由擬象, 讓自己超越而成為超真實.
    - 真實漸漸退場, 使得擬象物充斥世間; 人們沈迷於擬象物中, 樂不思蜀, 而不可自拔.
    - 此為後現代/後結構主義情境.
    - 當代人們對副件(copy)/錄像比對原件(真實)更有興趣. (幻覺取代了現實)
    - 幻覺是神聖的, 真實是褻瀆上帝的.(真實因現實而感覺不到真實, 而拉開與上帝的距離)
    - 神聖性的提高與真實性的下降是成比例的.

3. 書籍:
    - 物體系 (客體系統/馬克思: 商品拜物主義)
      - 客體系統: 客體(商品/物件)變成彷彿有它自己的生命,
                         人們樂於被商品所操控, 因而享受. 淪為主客對調的狀態.

    - 生產之境(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4. 巴特:
    - 時尚體系: 符號學
    - 布希亞將其延伸為家具系統的時尚, 不再以實用為主, 而呈現整體氛圍/異國情調.

5. 能指與所指
    - 能指: 符號
    - 所指: 對象物
    - 在新時代裡, 所指已經不重要/消逝了.
    - 取而代之的是: 能指不斷擴張的符號世界.
      - 能指本身自成系統, 能指不斷延伸擴展指涉自身, 已將所指割裂/否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紀登斯

1. 片段取代階段(馬克思觀點).
    - 藉由歷史的不同片段呈現出歷史形構的過程.

2. 馬克思的理論應回歸到西方的發展脈絡當中.
    - 不適用於(東方)亞細亞的生產方式.
    - 理論本身就是歷史的結果/延伸, 無法放諸四海皆準.

3. 批判歷史唯物主義(廣義的經濟決定論)
    - 唯物: 生產力 / 生產方式.  
    - 生產力是不足作為人類歷史社會結構的根本基礎與動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討論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備註
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