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當代西方思潮的源起與激盪: 第一講

since: 2021.08.24
update: 2021.08.25

參考: 
1. 2021藝集講堂 | 葉浩:【當代西方思潮的源起與激盪】
2. 奧古斯丁 - 懺悔錄
3. 盧梭 - 懺悔錄
4. 約翰.彌爾自傳
5. 瞧,這個人:人如何成其所是【詳注精裝本】
6. 卡爾維諾 - 為什麼讀經典
7. 西方四文化
8. 現代心靈
9.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本自傳與西方文明的來時路

A. 【課程介紹】

由西方思想史的四本重要傳記:奧古斯丁、盧梭,彌爾、及尼采自傳,解讀當代思潮萌芽、心理分析與社會批判的起源。

美國史家歐曼利(John W. O’Mallley)在其名著《西方四文化》(Four Cultures of the West, 2004)指出,洞悉時代危機的先知文化、企圖理解社會結構運作的學術文化、追求人類共善的人文文化,以及表彰人性尊嚴與根本處境的藝術文化,是形塑西方文明的四大支柱。

這門課從奧古斯丁、盧梭、約翰彌爾、尼采四位哲人的自傳來解讀他們的思想如何繼受並重塑上述四文化,並將焦點置於他們如何採取自傳的書寫來一方面剖析人性、深入內在世界,一方面藉此批判傳統的壓迫與社會的不義,從而指向如何恢復本真自我的可能,重建個人與自己、他人、世界的關係並熱愛生命。

四位哲人各自以獨特的方式延續先知文化並改造了其他三個求真、求善、求美的文化,且二十世紀的許多主流思潮,從哲學上的存在主義、政治上的左右兩派亦或激進與保守的意識形態,文學、藝術、戲劇的創作表現,乃至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學的論證風格與心理分析,都可以清楚看見他們的影響。本課程第一週將提供一個綜覽圖像,勾勒這四位哲人及其自傳如何反映與形塑西方四文化,接著以每兩週為期來依序介紹奧古斯丁、盧梭、彌爾、尼采四人的自傳與思想,最後一週再聚焦於這四本書對現代思潮的形塑以及當前時代的哲學意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講者︱葉浩 】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專任副教授。曾任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專任助理教授,哈佛大學東亞系TUSA訪問學人,國立陽明大學知行講座教授,以及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副教授。
以人文社會學科漫遊者自居,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為思想史、政治哲學和國際政治理論,並特別在意它們與文學、藝術、電影的關聯。學院之外致力於哲普推動和導讀寫作,是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PHEDO)的創會理事長和哲學星期五@台北的共同策畫人,也曾擔任民視《哲學談淺淺地》的節目主持人,亦有一個不定期供稿的《報導者》專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葉浩: 【哲學自傳與自傳哲學】
哲學的書寫方式並非自古以來即是以邏輯推理的方式來進行,且兩千多年來不乏有人對理性論證提出了挑戰。或許柏拉圖本人深諳此道,才選擇了對話錄作為書寫方式,讓蘇格拉底為主角的對話得以流傳至今。但今日,在科學語言持續主導各學門的情況底下,哲學書寫雖然有一群極力捍衛以清楚文字來表達的人,亦有一群逐漸採取符號、數字以及公式來表述各種命題的學者,讓哲學逐漸成了一小群人之間的語言遊戲。

我向來對於不同形式的書寫與哲學論證方式深感興趣,也因此在過去幾年尤其在意討論修辭、隱喻、詩歌乃至小說、神話和其他形式來進行哲學思考的方式。

明天是第一堂課,我將從自傳如何在十八世紀初因為萊布尼茲的一封信而逐漸發展成一種獨特的文類開始談起,提供一些關於這一種文類怎麼被賦予了關於時代精神的歷史背景,然後逐步介紹哲學與自傳之間的關聯,以及不同的哲學家如何理解這一種文類可扮演的論證功能。

有趣的是,尼采曾大聲疾呼:人生不是一個論述或命題的展現。然而,奧古斯丁把整個人生當作人性中的原罪與上帝救恩之見證,盧梭則認為現代文明才是導致人類墮落的罪魁禍首,因此必須予以批判並重塑現代公民精神。約翰彌爾更是把自己的人生當作一場對父執輩的道德心理學理論的反駁,且是立足於真正的科學證據之上。至於反對上述三者的尼采本人,則靠自傳的書寫來落實他所謂的人生即一場自我創作,一個藝術品的打造過程,且有人活著如壯烈的史詩,有人則不如冗長乏味的文章中的一句重複的話,刪掉也不足惜!

四位哲學家的自傳分別代表了見證上帝批判社會科學論證創作生命故事的書寫,且各自對人如何當一個塵世中的寄居者、現代公民、道德科學家、人生藝術家有深刻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這四種身份也與支撐西方文明四大支柱—關於神聖共善真理藝術的追求—密不可分。

當然,自傳書寫涉及了內在對話以及自我認識的過程,也因此最接近蘇德拉底的人生反思和柏拉圖選擇的哲學書寫方式。另一方面,也正如當代人們認為邏輯論證或科學實驗才能得出具有普世性客觀性的真理,從奧古斯丁開始的自傳書寫其實也預設了一種普世性,亦即:我的人生困境(罪與意志力薄弱)也是其他人的人生困境。這一種「人皆如此」的共通人性預設一直暗地裡支撐著西方哲學和道德與政治思想的發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 為什麼要讀經典作品? 》
      卡爾維諾  黃燦然 譯

 讓我們先提出一些定義。 

一、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至少對那些被視為“博學”的人是如此;它不適用於年輕人,因為他們處於這樣
一種年齡: 他們接觸世界和接觸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的經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初接觸。
  代表反復的“重”,放在動詞“讀”之前,對某些恥於承認未讀過某部名著的人來說,可能代表著一種小小的虛偽。為了讓他們放心,只要指出這點就夠了,也即無論一個人在性格形成期閱讀多麼廣泛,總還會有眾多的重要作品未讀。
  任何人如果讀過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全部作品,請舉手。聖西門又如何?還有雷斯樞機主教?即使是十九世紀那些偉大的系列小說,通常也是提及多於讀過。在法國,他們開始在學校讀巴爾扎克,而從各種版本的銷量來判斷,人們顯然在學生時代結束後還在繼續讀他。但是,如果在義大利對巴爾扎克的受歡迎程度作一次正式調查,他的排名恐怕會很低。狄更斯在義大利的崇拜者是一小撮精英,他們一見面就開始回憶各種人物和片斷,仿佛在談論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蜜雪兒·布托多年前在美國教書時,人們老是向他問起左拉,令他煩不勝煩,因為他從未讀過左拉,於是他下決心讀整個《魯貢瑪卡家族》系列。他發現,它與他想像中的完全是兩回事: 它竟是寓言般的、神話學式的系譜學和天體演化學,他後來曾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描述這個體系。  
  上述例子表明,在一個人完全成年時首次讀一部偉大作品,是一種極大的樂趣,這種樂趣跟青少年時代非常不同(至於是否有更大樂趣則很難說)。在青少年時代,每一次閱讀就像每一次經驗,都會增添獨特的滋味和意義;而在成熟的年齡,一個人會欣賞(或者說應該欣賞)更多的細節、層次和含義。因此,我們不妨嘗試以其他方式:

二、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對讀過並喜愛它們的人構成一種寶貴的經驗; 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它們的最佳狀態來臨時才閱讀它們的人,它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驗。
  因為實際情況是,我們年輕時所讀的東西,往往價值不大,這又是因為我們沒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閱讀技能,或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經驗。這種青少年的閱讀可能(也許同時)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賦予我們未來的經驗一種形式或形狀,為這些經驗提供模式,提供處理這些經驗的手段,比較的措辭,把這些經驗加以歸類的方法,價值的衡量標準,美的範例: 這一切都繼續在我們身上起作用,哪怕我們已差不多忘記或完全忘記我們年輕時所讀的那本書。當我們在成熟時期重讀這本書,我們就會重新發現那些現已構成我們內部機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儘管我們已回憶不起它們從哪里來。這種作品有一個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會被忘記,卻把種籽留在我們身上。我們現在可以給出這樣的定義:  

三、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麼自己以遺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像力打下印記,要麼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
  基於這個理由,一個人的成年生活應有一段時間用於重新發現我們青少年時代讀過的最重要作品。即使這些書依然如故(其實它們也隨著歷史角度的轉換而改變),我們肯定已經改變了,因此後來這次接觸也就是全新的。
  所以,我們用動詞“讀”或動詞“重讀”也就不真的那麼重要。事實上我們可以說:

四、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

五、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
上述第四個定義可視為如下定義的必然結果:

六、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
  而第五個定義則隱含如下更複雜的方程式:

七、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帶著以前的解釋的特殊氣氛走向我們,背後拖著它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或只是多種語言和風俗習慣)時留下的足跡。
  這同時適用于古代和現代經典。如果我讀《奧德賽》,我是在讀荷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記尤利西斯的歷險在幾個世紀以來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懷疑這些意味究竟是隱含于原著文本中,還是後來逐漸增添、變形或擴充的。如果我讀卡夫卡,我就會一邊認可一邊抗拒“卡夫卡式的”這個形容詞的合法性,因為我們老是聽見它被用於指稱可以說任何事情。如果我讀屠格涅夫的《父與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惡魔》我就不能不思索這些書中的人物是如何繼續一路轉世投胎,一直到我們這個時代。
  讀一部經典作品還一定會令我們感到意外,當我們拿它與我們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要一再推薦讀第一手文本,儘量避免二手書目、評論和其他解釋。中學和大學都應加強這樣一個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書的書,所說的都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然而他們竭盡全力要讓學生相信的,事實上恰恰相反。這裏存在一種流行很廣的價值的逆轉,即是說,導言、批評機器和書目被用得像煙幕,遮蔽了文本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必須說和只能說的東西——而中間人總是宣稱他們所知比文本自身還多。因此,我們可以總結:

八、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斷讓周圍製造一團批評話語的塵霧會,卻總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一部經典作品不一定要教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有時候我們在一部經典作品中發現我們已知道或總以為我們已知道的東西,卻沒有料到那個經典文本早就說了(或那個想法與那個文本有一種特殊聯繫)。這種發現同時也是非常令人滿足的意外,例如當我們弄清楚一個想法的來源,或它與某個文本的聯繫,或誰先說了,我們總會有這種感覺。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定義:

九、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聼塗説,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
  當然,發生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一部經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經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說,它與讀者建立一種個人關係。如果沒有火花,這種做法就沒有意義: 出於職責或敬意讀經典作品是沒用的,我們只應僅僅因為喜愛而讀它們。除了在學校: 無論你願不願意,學校都要教你讀一些經典作品,在這些作品當中(或通過把它們作為一個基準)你以後將辨別“你的”經典作品。學校有責任向你提供這些工具,使你可以作出你自己的決定;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學校教育之後或之外選擇的東西才有價值。
  只有在非強制的閱讀中,你才會碰到將成為“你的”書的書。我認識一位元出色的藝術史專家,一個極其廣博的人,在他讀過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歡《匹克威克外傳》,他在任何討論期間,都會引用狄更斯這本書的片斷,並把他生命中每一個事件與匹克威克的生平聯繫起來。漸漸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種完全認同的過程中,以《匹克威克外傳》的面目呈現。如果我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就會形成對一部經典作品的想法,它既令人仰止又要求極高:

十、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個名稱,它用於形容任何一本表現整個宇宙的書,一本與古代護身符不相上下的書。
  這樣一個定義,使我們進一步接近關於那本無所不包的書的想法,馬拉梅夢寐以求的那種書。但是一部經典作品也同樣可以建立一種不是認同而是反對或對立的強有力關係。盧梭的所有思想和行動對我都十分親切,但是它們在我身上催發一種要抗拒他、要批評他、要與他辯論的無可抑制的迫切感。當然,這跟我覺得他的人格與我的性情難以相容這一事實有關,但是,如果這麼簡單的話,則我避免讀他就行了;事實是,我不能不把他看成我的作者之一。所以,我要說:

十一、“你的”經典作品是這樣一本書,它使你不能對它保持不聞不問,它幫助你在與它的關係中甚至在反對它的過程中確立你自己。
  我不相信需要為我使用“經典”這個名稱辯解,我這裏不用古代、風格和權威等字眼來區分。(關於這個名稱的上述種種意義的歷史,弗朗哥·福爾蒂尼為《伊諾第百科全書》第三冊撰寫的“經典”條目有極詳盡的闡述。)基於我這個看法,一部經典作品的不同之處,也許僅僅是我們從一部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但在一種文化延續性之中有它自己的位置的作品那裏所感到的某種共鳴。我們可以說:

十二、一部經典作品是一部早於其他經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讀過其他經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認出它在眾多經典作品的系譜圖中的位置。
  至此,我再也不能擱置一個關鍵問題,也即如何協調閱讀經典與閱讀其他一切不是經典的文本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與其他問題有關,例如: “為什麼要讀經典作品,而不是讀那些使我們對自己的時代有更深瞭解的作品?”和“我們哪里有時間和閒情去讀經典作品?我們已被有關現在的各類印刷品的洪水淹沒了。”

十三,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把現在的噪音調校成一種背景輕音,而這種背景輕音是經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哪怕與格格不入的現在占統治地位,它也堅持成為一種背景噪音。
事實仍然是讀經典作品似乎與我們的生活步調不一致,我們的生活步調無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時間或空間讓給人本主義者的悠閒;也與我們文化中的精英主義不一致,這種精英主義永遠也制訂不出一份經典作品的目錄來配合我們的時代。
這反而恰恰是萊奧帕爾迪的生活的環境:住在父親的城堡,他得利用父親莫納爾多那個令人生畏的藏書室,實行他對希臘和拉丁古籍的崇拜,並給藏書室增添了到那個時代為止的全部義大利文學,以及所有法國文學──除了唱片小說和最新出版的作品,它們數量極少,完全是為了讓妹妹消遣(“你的司湯達”是他跟保利娜談起這位法國小說家時的用語)。萊奧帕爾迪甚至端起絕不算“新近”的文本,來滿足他對科學和歷史著作的極端熱情,讀布封的關於鳥類的習慣的著作,讀豐特奈爾關於弗雷德里克·勒依斯的木乃伊的著作,以及羅賓森的關於哥倫布的著作。
今天,像青年萊奧帕爾迪那樣接受古典作品的薰陶,已難以想像,尤其是他父親莫納爾多伯爵的藏書室已經崩潰。說崩潰就是說那些古書已所剩無幾,也指新書已擴散到所有現代文學和文化裏去。現在可以做的,就是讓我們每個人都發明我們理想的經典藏書室;而我想說,其中一半應該包括我們讀過並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另一些應該是我們打算讀並假設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我們還應該把一部分空間讓給意外之書和偶然發現之書。
我注意到,萊奧帕爾迪是我唯一提到的來自義大利文學的名字。著是那個藏書崩潰的結果。現在我應重寫整篇文章,使它明白表示,經典作品幫助我們理解我們是誰和我們所到達的位置,進而明白義大利經典作品對我們義大利人是不可或缺的,否則我們就無法比較外國的經典作品;同樣地,外國經典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則我們就無法比較義大利的經典作品。
而如果有誰反對說,它們不值得那麼費勁,我想援引紀奧倫(不是一個經典作家,至少還不是一個經典作家,卻是一個現正被譯成義大利文的現代思想家):“當毒藥正在準備中的時候,蘇格拉底正在用長笛練習一支曲調。‘這有什麼用呢?’有人問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學習這支曲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備註
    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